原标题:双万兆+AI助力云南数智发展
当下,5G、光网、云、AI等数字技术正在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推动千行百业数字化、智能化、低碳化转型升级。12月4日至5日,“数智云南 向新而行”数智技术赋能云南主题媒体探访活动举行,省内外近20家媒体先后探访了5G信号升格、5G-A+低空经济、数智技术助力农文旅融合、特色产业数智化、绿色出行等领域示范项目,见证数智云南发展。
5G信号升格满足大流量需求
位于官渡古镇旁边的一个城中村,晚上正是人流量最大的时候,各类摊贩聚集对5G信号升格需求很大。为满足需求,近两年来,云南移动克服建筑布局复杂、楼宇密度大、楼间距窄、传播损耗大等困难,通过多轮查勘验证、数智化分析研讨,最终采用宏微立体、因地制宜、先面后点、先外后内、远近结合的网络部署方案,攻克多物业点位、多层组网的建设难题,完成深度覆盖方案独家部署落地。新方案部署后,场景的网络流量和用户数提升显著,现场网络测速最高能达到1Gbps,即使在城中村内人流密集的商业街,也能够达到500Mbps,且网络质量稳定,让村内的居民、商铺、游客实现随时随地顺畅的扫码支付、视频通话、视频直播等。
云南移动有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,云南移动在云南针对11个重点场景,开展了多批次的专项网络建设和优化工作,完善已建成的铁路高速线路、商业区、高校、城中村/类城中村等场景的5G网络并取得初步成效。共完成300余个城中村/类城中村5G网络提质,满足消费者对5G网络的需求。
除了日常场景,5G技术也在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保山云瑞机场从前在无人机、车辆人员侵入跑道等防控工作中主要依靠人工管控,存在弊端。2023年下半年起,保山机场联合云南移动开始5G-A地空一体侵入防范项目的研究和部署,以跑道侵入监测、机场范围内低空“低慢小”侵入监测为切入点开展实践探索。
经过部署,机场跑道及飞行保护区范围内完成通感一体基站的连续组网部署,实现跑道、停机坪、飞行保护区等地面区域车辆和人员的感知入侵监测,低空区域可以实现针对跑道为边界、垂直300米范围的“低慢小”航空器入侵监测。5G-A通感基站针对地空移动入侵物体实时监测并进行数据回传,同时结合AI能力,系统可对感知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,自动识别和预警潜在的入侵风险,实现“技防”手段升级完善,有效提高机场跑道防侵入管理能力。今年3月,5G-A通感一体基站在保山云瑞机场建成开通。
智能化赋能种植业物流业发展
晋宁区是全球温带花卉最佳产地、中国鲜切花生产第一大区(县),花卉种植面积6.1万亩,年产鲜切花55亿枝。为全面构建鲜花全产业链布局,2023年,昆明市晋宁区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晋宁国资”)建成投产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国际花卉综合物流中心,全面实现信息化、智能化。
以企业花卉AI育种为突破点,晋宁国资梳理并制定花卉AI育种和AI生长控制模型试点方案,不断优化方案,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,并为后续其他品种AI育种积累经验,打造样板。同时,完善花卉AI育种和AI生长控制模型,达到可产业化落地效果,引入和培育产业公司,形成产业发展雏形,孵化其他种业模型。目前,AI技术不仅在鲜花育种方面已经实现,还在鲜花生产检测、鲜花交易市场预测等环节进行有效尝试,AI技术将全面引入鲜花的育种、生产、物流、交易等环节,实现鲜花全产业链技术和产业升级,带动云南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同样依托智能化技术,云南建投物流自2016年起启动数字化转型工作,与华为持续多年合作数据治理与建设,先后在全国数据资产登记服务平台成功登记6项数据资产,数据资产评估3100余万元。
2018年以来,云南建投物流积极打造绿色冷链物流体系,布局冷链基础设施和冷链供应链数字底座,目前已规划建成昆明国际供应链示范中心项目和赤水源(镇雄)西南大通道供应链中心项目,预计年内实现投产试运营。其中,昆明国际供应链示范中心项目投资16.6亿元,总建筑面积17.6万平方米,具备绿色食品精深加工、仓储物流、科创研发、展示体验等功能。
该示范中心以自动化、智能化、数字化、绿色化为目标,融合物联网、云计算、5G、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现代技术,通过数字化赋能供应链各业务环节,打造供应链示范中心“数字灯塔”,实现生产自动化、运营智能化、管理数字化,为产业链供应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质生产力。同时,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,示范中心构建海陆空铁立体物流网络,搭建数字智慧物流平台,具备全程智能化管控能力,提供从入库、存储、分拣到配送的全链条物流服务,实现原料、半成品、成品的高效流转,对内支撑园区核心业务运营,对外提供智慧仓储物流一体化服务。
当前,云南正在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。面向未来,华为等产业各方将携手培育新质生产力,促进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(张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