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我市畜禽种业发展驶入“快车道”
自种业振兴行动开展以来,曲靖市扎实推进畜禽种业“保、育、繁、推、管”各项工作,畜禽种业发展驶入“快车道”。
——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圆满收官。目前,曲靖市历时三年的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圆满收官,共有3000余人参与此次普查,工作行程90多万公里,普查遗传资源个体近70万头(只、羽、箱),收集到畜禽遗传资源1080份,基本摸清了全市畜禽遗传资源家底,为打好畜禽种业“翻身仗”奠定了基础。
——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利用扎实有效。曲靖市拥有16份地方畜禽遗传资源,其中,“大河猪”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,“云南花兔”被列为国家抢救性保护品种,“罗平黄山羊”“云贵高原中蜂”“大河乌猪”“滇陆猪”“宣和猪”5个品种被列入《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》。针对“云南花兔”存在濒临灭绝风险,国家成立保护工作组和专家组,安排专项保护经费,采取活体保种和遗传材料保存相结合的方式,实施“云南花兔”抢救性收集保护工作,现存栏“云南花兔”种兔650余只,保存遗传资源7000多份。“大河猪”是我国西南地区脂肉兼用型优良地方猪种,是我国159个国家级畜禽保护品种之一。为做好保护利用,曲靖市建有“乌金猪(大河猪)”“大河乌猪”保种场和备份场各1个,成立“大河乌猪”研究所,开展“乌金猪(大河猪)”“大河乌猪”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。“宣和猪”是宣威火腿的原料猪种,全市建有“宣和猪”选育核心场2个、扩繁场13个,成立宣威生猪及火腿产业“一县一业”办和宣威火腿产业办,统筹开展“宣和猪”选育保育和开发利用工作。针对“罗平黄山羊”,曲靖市实行开放式选育保种,依托当地养殖大户,采取封闭选育与开放选育相结合的方式,双向流动开展保护与利用。“罗平黄山羊”被认定为“云南名羊”。目前,全市共育成“大河乌猪”“滇陆猪”和“宣和猪”3个国家级新猪种。其中“大河乌猪”和“滇陆猪”被认定为“云南名猪”。
——本地良种禽资源利用逐步成型。曲靖市采取“公司+农户”的运作模式开展本地良种禽资源利用,饲养“马龙深沟鸡”“麒麟花冠鸡”“富源摩山鸡”“陆良花木山土鸡”“陆良麻鸭”等良种禽83万羽,“曲”字号禽类拥有良好的市场口碑。
——畜禽种源供种能力显著提升。曲靖市现有种畜禽场75个,年提供种猪15万头以上、种禽50万羽以上、种牛冻精1000万剂以上、种公羊7万只以上;全市建成基层猪改良站(点)810个,改良母猪91.9万窝,建成牛种改良站(点)729个。目前,全市畜禽种业产值估算为50亿元。(金玉菊 高春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