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土地复种指数,增产增效,用地养地相结合……为做到发展烤烟种植生产的同时,又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,还能有效解决当前“粮经”作物争地矛盾突出的问题,近年来,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着力“粮经”协同发展模式,在全县打造“烟后大豆种植”示范基地。为实现粮食增产、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。
时下,正值烤烟采收的黄金期,在马关县坡脚镇马夹冲村的“烟后大豆种植”示范基地里,嫩绿的大豆幼苗破土而出,依偎着一垄垄茂盛的烟株,在微风中轻轻摇摆,散发着勃勃生机。
近年来,马关县着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,加强基层产业技术指导与培训,将马夹冲村打造成“烤烟+大豆+油菜”“一年三熟”的高效集成技术示范区。在8月烤烟开始采收下部叶时进行大豆种植,大豆采用移栽器进行免耕点播。烟豆共生期15-25天,8月份种植的大豆,11月份即可收获,大豆收获后即可播种油菜。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烤烟地发展大豆种植,实现大豆扩面增收,提高耕地复种指数,还可以充分利用烟区土地资源、气候资源和作物生长自然时差,错开劳动力高峰,探索粮经轮作、土肥并用、协调发展新路子,变之前的“一年两熟”为“一年三熟”,提高耕地复种指数,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。
为助力烟农发展产业经济,马关县庆业合作社在马夹冲流转1150亩土地,自从“烟后大豆种植”基地建设以来,合作社的成员们每天观察着基地里30个品种的豆苗生长状态,以便总结经验,助力粮食生产以及“粮经”建设项目的推广。同时,马关县烟草公司生产技术员们也穿梭在田间地头,为豆苗除草,仔细观察豆苗的生长状态。
据了解,2023年烤烟采摘中后期,马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马夹冲村烤烟种植地块初次试种1012亩大豆,并取得良好成效。今年,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去年试种成功的基础上,继续在全县14个乡镇(场)尝试种植30个品种的大豆,试种实施面积4257亩。其中,马夹冲村的试种面积达1000余亩。
云南网通讯员 沈寻真 张玉发 柏兴亚